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落秋中文网 > 现代都市 > 畅读精品小说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

畅读精品小说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

漫步冷风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军事历史《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》,由网络作家“漫步冷风”近期更新完结,主角林尘朱元璋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一朝穿越我成了明朝的一个小县令,还绑定了朝九晚五系统。只要正常上下班,每天按时休息,绝不加班,就能获得奖励。这不美翻了?可他偏偏穿在了这个官员一年只能休息三天的年代。“你们一年休三,关我一周休二什么事?小县令你管不着!”朱元璋知道后,直接气炸了!...

主角:林尘朱元璋   更新:2024-05-11 12:1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尘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畅读精品小说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》,由网络作家“漫步冷风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》,由网络作家“漫步冷风”近期更新完结,主角林尘朱元璋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一朝穿越我成了明朝的一个小县令,还绑定了朝九晚五系统。只要正常上下班,每天按时休息,绝不加班,就能获得奖励。这不美翻了?可他偏偏穿在了这个官员一年只能休息三天的年代。“你们一年休三,关我一周休二什么事?小县令你管不着!”朱元璋知道后,直接气炸了!...

《畅读精品小说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》精彩片段


大明开国,政务实在是太多了。

朱元璋让人发行宝钞后,倒是没有太管,但没想到,也就仅仅半月之后,朱标就是回来了。

“如何了?”

“父皇,出问题了,南京城百姓出现不满,他们抗拒宝钞,虽然官府一再三令五申,但还是有百姓在暗地里使用铜钱进行交易,并不采用宝钞,经过官府强行推行后,虽然使用宝钞了,但百姓反应,一个是过于繁琐,宝钞还需要到官府这边兑换,将铜钱换成宝钞,再就是面额过大,第三便是……”

朱标顿了一下:“便是宝钞过多,南京城中的物价已经涨起来了。”

朱元璋皱着眉头:“怎么可能?”

“是儿臣下令,多发行一些宝钞,此前林县令说若是多发行宝钞,便会引起物价上涨,儿臣想要验证一番,所以多发行了一些,没想到,被不幸言中。”

朱元璋问:“你这是为何?”

“父皇,上元县令此前说,宝钞发行十余年,官府无法掌控宝钞数量多少,只会滥发宝钞,儿臣只是做个试验,他所言非虚。”

朱元璋叹了口气:“但这又如何,宝钞还是得发行,不发宝钞,发生铜荒,国库空虚啊。”

朱标道:“父皇,咱们还是去上元县吧,解铃还须系铃人,此人有大才。”

朱元璋看着桌面上的奏折:“罢了,再去一趟,朕这些政务,也处理不完了,朕也正好有两个问题困扰,倒是想要去问问他。”

朱标笑道:“那父皇,咱们走?”

“走吧。”

……

上元县。

今日又是摸鱼,不对,今日又是上班时分。

林尘正在书桌上看书看得如痴如醉,这是朝九晚五上班抽到的奖励,系统也厚道,给他抽了一本网络小说。

正在此刻,朱元璋与朱标,穿着便衣,又是出现了。

徐伯笑着相迎,朱标拱手:“徐伯,我们前来见林兄。”

“快请进,请进。”

朱标与朱元璋进入大堂,只见到林尘一脸认真坐在座位上。

朱元璋好奇道:“贤弟为何在此看书?”

“我这不叫看书,我叫上班,上班时间,怎么能说成是看书呢?我这个叫汲取精神食粮,为大明百姓更好的奉献自己。”

朱元璋对他的话只信一半,而朱标笑道:“林兄,不若去喝几杯?”

“请不要在上班的时间诱惑我,我的宗旨是,上班时间认真上班,我要对得起朱元璋给我发的俸禄。”

朱元璋嘴角一抽,现在装都不装了,直接就直呼我的名字了?

朱标也是内心抽搐:“那林兄,何时下班?”

林尘看了看时间:“再等半个时辰。”

半个时辰之后,林尘准时下班。

“好了,下班时间到,黄兄,老哥,走啊。”

朱标与朱元璋都是一愣:“去哪?”

“不是说喝两杯吗,所谓干饭人,干饭魂,干饭都是人上人,此刻不干饭,正待何时?本官要去祭奠一下我的五脏庙。”

朱标哭笑不得:“林兄,请。”

很快,又到了酒楼里。

朱元璋忍不住说道:“老弟啊,为兄看你处理政务时,好像无所事事,为何两次来都是如此。”

林尘淡定说道:“老哥,那是因为我刚上任的时候,累死累活,每天忙得昏天黑地,你没见到,现在上元县治理好了,百姓能够自治,为什么还要我劳心劳力,官员就不是人了吗,官员就不能休息了吗?”

朱元璋只能道:“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
朱标给林尘倒酒:“林兄啊,家父意思是,林兄治理上元县的手段太高明了。”

林尘笑道:“还是你会说话,不像你父亲,你父亲在官场一定混得很不好没什么朋友吧?”

林尘这话,差点让朱元璋吐血。

他刚想反驳,可是仔细一想,似乎又没怎么说错,自己虽然身为皇帝,但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却没有。

见到朱元璋不回答,林尘微微一笑:“那就是没错咯,老哥你情商太低了,做人做事太过古板,不懂得圆滑是什么。”

朱元璋道:“官员各个都圆滑,都不是好官。”

林尘哈哈一笑,指着自己:“那你看我是好官还是坏官?”

“你是个另类。”

林尘摇头:“老哥你看事情太极端了,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既不是黑,也不是白,而是一道精致的灰,圆滑与底线不冲突,儒家里还说外圆内方,这都不知道?”

朱元璋一愣,倒是笑道:“言之有理。”

林尘扔了一粒花生米到自己嘴中:“行了说吧,今天上门,又是什么事?”

朱标道:“林兄,你怎么知道我们有事找你?”

“都写脸上了,这还用猜?趁着我心情不错,快点问吧,我不指点你们几句,生怕你们被朱元璋砍了脑袋。”

朱元璋现在都有些生气不起来,甚至有些林尘这种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习惯,反而是更能与对方推心置腹。

朱标将问题说了一遍。

“林兄,现在情况便是如此,这宝钞还仅仅是在南京城发行,就出现了如林兄预料的问题,敢问林兄,此事到底要如何解决?”

林尘嘿嘿一笑:“所以我说过,他朱元璋就是个乞丐,懂得锤子的治理国家?”

朱元璋差点一口酒喷出来,算了算了,这个林尘就这样,不和他计较。

“不过,还好只在南京城发行,没有扩散到其余地方,还算朱元璋聪明。”

朱标认真道:“还请林兄赐教。”

林尘慢悠悠说道:“实际上,这里面涉及比较复杂的经济学说,我说一个简单的法子吧,第一,纸币如果想要长久化,除了依靠朱元璋在民间的威信之外,还需要成立相应的部门,让它做到循环流通。

比如成立经济部门,专门研究发行多少宝钞,要储备多少宝钞,最好是让有术算基础的人来。再就是改革宝钞,将宝钞的面值改小,一个铜钱、两个铜钱、五个铜钱、十个铜钱的面值宝钞,将面值做小,这样百姓用起来才方便,再次,便是成立银行。”

林尘一边吃饭,一边说,而朱标飞快记录,越听,他就是眼睛越亮。

“敢问老弟,这银行是何物?”

朱元璋也是忍不住问道。

小说《穿越明朝:绑定朝九晚五系统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对朱元璋而言,经过这些天与林尘的交流,这个县令,当真不凡!

虽然有点放浪形骸,但做事不拘一格,而且眼光之长远,解决问题剑走偏锋的思路,非其余人所不能及!

甚至可以说,现在朝中的臣子,没有一个比得上林尘!

朱标道:“父皇,但是林兄不愿入朝做官。”

朱元璋的嘴角又是一抽搐,这也没办法,林尘都拿到明面上来说了,自己不死,他不入朝为官!

可恶,难道朕在他眼中就这么嗜杀吗?

朱元璋感觉有些牙疼,却对林尘有些无可奈何,他有些爱才之心,最为重要的是,林尘很年轻,与自己儿子一般大, 等到标儿登上帝位,那么有林尘的辅佐,必然能让大明兴盛。

“罢了,先回去吧,先将这件事解决。”

朱元璋与朱标回到了南京,第二日早朝。

朱元璋沉声问道:“诸位爱卿,此次南北学士榜单之争,如何解决,诸位爱卿,可有法子?”

下方臣子互相看了看,这谁敢站出来?

还是李善长道:“陛下,臣认为,郑思桥罪不至死,他作为翰林学士,为大明兢兢业业,臣认为,将他剥去官职,贬为庶民,流放岭南即可,至于争榜,臣认为,可以酌情从北方士子之中,挑选几名士子出来,额外划入榜单。”

这个惩罚,放在其余朝代来看,那绝对是极为严厉的处罚,但在明朝,真的太仁慈了。

李善长也认为自己的这一条措施,应当能让朱元璋满意,原因也很简单,能满足朱元璋的面子,又能解决南北士子争榜。

朱元璋却是看向其余人:“胡惟庸,你说说。”

胡惟庸道:“臣认为,额外划出士子的法子,有所不妥,进士榜已经定下取士多少,若是再额外选出士子列入榜上,岂不是影响榜单公平性,所以,臣认为,此事应该重新考试,如此才公平。”

朱元璋看向汪广洋,汪广洋无奈:“陛下,臣也认为,此事应当重新考。”

朝堂之上,其余臣子更是不敢多言,朱元璋的淫威已经是在臣子之中出现,所以朝堂上,能自保就自保,绝对不要多言,否则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
朱元璋摇头:“不堪大用,传旨,经过核查,此次南部士子榜单,维持原样,所录取士子维持不变。”

此言一出,朝堂上的臣子,有些哗然,朱元璋竟然这样做,怎么又改变了?

他一开始不是要维护北方士子的利益吗?

但是朱元璋又是继续说道:“新设北方榜,让所有北方士子重新考,北方士子择优,列入北方榜,自此以后,双榜并行,让郑思桥继续负责此次监考,若是此次监考还出了岔子,朕要他的脑袋。”

朝堂上的其余臣子,听到这番话都是眼睛睁大,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
李善长仔细品味了一下朱元璋的措施,不由眼睛一亮。

“陛下此举,当真聪明啊,完美化解了南北地区的矛盾,但是此举,似乎不像是陛下想出来的。”

李善长有些疑惑:“难道说,有人在背后给陛下出谋划策不成?”

这也不怪李善长多想,毕竟李善长是朱元璋起兵就跟着他了,对他真的太熟悉了,朱元璋的智谋,想不出这种计策出来,如此巧妙的计策,首先保全了南方士子的利益,而后也满足了北方士子的诉求,让南北士子不再冲突,再次就是又彰显了仁义,让翰林学士郑思桥能够活下来。

妙,实在是妙。

这种双榜法,到底是何人想出来的?

汪广洋眼中也是有着疑惑,不过现在再说其余的也没用,还是谢恩好了。

这一次南北榜单风波,就如此消弭于无形,翰林学士郑思桥,从监狱中出来后,官复原职,而且按照朱元璋的命令,甚至还额外赏赐了一些物品。

这让郑思桥是感激涕零。

半月后,风波平息,双榜同时放出,还是郑思桥监考,这一次,那些没上榜的北方士子,说不出话来了。

今日,朱标来到朱元璋御书房,只见到朱元璋正看着书桌的奏折,满是皱眉。

朱标道:“父皇,怎么了?”

“这些臣子,真是气死朕了,一篇好好的奏折,竟然大半都是溜须拍马,全是废话,看得朕肝疼,但是你说里面的谏言没用,却又有几条不错的,这种在垃圾里翻宝物,鱼目里混珍珠,让朕眼睛都花了。”

朱标哑然失笑,朱元璋气愤道:“来人,将中书郎王敏喊来,让他来给朕念。”

王敏当即就是过来了,开始念了起来,朱标站在一旁,他也好奇,这让自己父皇恼火的奏折,到底写了什么。

结果,王敏这一念就是足足半个小时,念了足足一万多字!

然后,几乎全是废话!

朱元璋怒道:“不用念了,虚词失实、巧文乱真,朕甚厌之,去将茹太素给朕打一顿。”

朱标目瞪口呆:“父皇,茹太素毕竟年纪大了。”

“不影响打他板子,下次他要是再写这种奏折给朕,朕要打得他屁股开花!”

太监连忙过去。

中书郎王敏也是下去了。

朱标这才说道:“父皇,这是李善长他们最终拟定出来的大明宝钞发行之法。”

朱元璋接过来看了一下,朱标在旁边继续说道:“此次重新拟定讨论,儿臣将此前上元县林县令的话说了一遍,稍加改进,但具体如何改进,却不得而知,与此前没有多少差别。”

朱元璋看完整个发行法,叹道:“大明铜荒,必须要用宝钞来代替铜钱,那林县令对此一清二楚,只是可惜朕听不太懂。”

朱标问道:“要不,父皇,咱们再去一趟上元县?”

“不必,难道朕还解决不了这件事吗,那上元县令,瞧朕不起,朕不需热脸贴他的冷屁股,直接发行。”

朱标有些犹豫,不肯出去,过了好一会,朱元璋道:“去啊。”

朱标叹了口气:“是。”

但刚要走出去,朱元璋又是道:“回来!先按照那上元县令所说,进行什么试点,先就在南京城发售,看下是否会出问题。”

朱标眼中有着喜色:“是!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