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落秋中文网 > 其他类型 > 被退婚后,县令长女发奋图强了杨春琼林木后续+完结

被退婚后,县令长女发奋图强了杨春琼林木后续+完结

秋光老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待徐婶和翠儿的卤菜味道春琼完全满意后,收拾东西回县里。杨大伯继续留在庄子上,如今庄子上事情多,杨大伯怕刘庄头忙不过来,他留下帮忙盯着。春琼在前几天刘伯去县里采买时,就让他去县衙通知林木来接她。知道大伯想留下的意图后,免得大伯又要送她来回跑,干脆让林木过来接。进城后就看到铺子,墙面已经刷新,门头也挂上了,上面盖着红绸。“大姑娘,老爷翻了日历,五月初六是个好日子,这天开业来得及不?”林木将马车停在门口,等春琼下车的功夫,跟她说。“今天初几?”春琼脑子有点懵,没有手机的日子,春琼经常不记得今夕何夕。“初一。”“还有五天,我先看看装修的怎么样了。”踏进铺子,一楼门口旁边做了隔间,到时候摆放卤菜,墙面一整面墙上挂着她画的极具写实的大幅各类打卤...

主角:杨春琼林木   更新:2025-03-27 13:4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春琼林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被退婚后,县令长女发奋图强了杨春琼林木后续+完结》,由网络作家“秋光老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待徐婶和翠儿的卤菜味道春琼完全满意后,收拾东西回县里。杨大伯继续留在庄子上,如今庄子上事情多,杨大伯怕刘庄头忙不过来,他留下帮忙盯着。春琼在前几天刘伯去县里采买时,就让他去县衙通知林木来接她。知道大伯想留下的意图后,免得大伯又要送她来回跑,干脆让林木过来接。进城后就看到铺子,墙面已经刷新,门头也挂上了,上面盖着红绸。“大姑娘,老爷翻了日历,五月初六是个好日子,这天开业来得及不?”林木将马车停在门口,等春琼下车的功夫,跟她说。“今天初几?”春琼脑子有点懵,没有手机的日子,春琼经常不记得今夕何夕。“初一。”“还有五天,我先看看装修的怎么样了。”踏进铺子,一楼门口旁边做了隔间,到时候摆放卤菜,墙面一整面墙上挂着她画的极具写实的大幅各类打卤...

《被退婚后,县令长女发奋图强了杨春琼林木后续+完结》精彩片段


待徐婶和翠儿的卤菜味道春琼完全满意后,收拾东西回县里。

杨大伯继续留在庄子上,如今庄子上事情多 ,杨大伯怕刘庄头忙不过来,他留下帮忙盯着。

春琼在前几天刘伯去县里采买时,就让他去县衙通知林木来接她。知道大伯想留下的意图后,免得大伯又要送她来回跑,干脆让林木过来接。

进城后就看到铺子,墙面已经刷新,门头也挂上了,上面盖着红绸。

“大姑娘,老爷翻了日历,五月初六是个好日子,这天开业来得及不?”林木将马车停在门口,等春琼下车的功夫,跟她说。

“今天初几?”春琼脑子有点懵,没有手机的日子,春琼经常不记得今夕何夕。

“初一。”

“还有五天,我先看看装修的怎么样了。”

踏进铺子,一楼门口旁边做了隔间,到时候摆放卤菜,墙面一整面墙上挂着她画的极具写实的大幅各类打卤面图片,让人一看就知道卖的是什么。

春琼看着墙上的画,满意的点头。

二楼用屏风隔了几个包厢,方便比较讲究的或者姑娘们来消费。

“装修基本结束,桌椅啥时候到位?”春琼问林木。

“桌椅已经做好,随时可以送过来。”

“那初六开业没问题,林木哥,初四让人去接徐婶和翠儿来县里。”说到这,春琼忽然想起住宿问题,“徐婶和翠儿住处怎么安排的?”

“最里面的房间,隔了两个小间,她们到时候住那里。”春琼这才留意到,院子也被隔了一段,林木解释,“都是女子,怕不方便,最后一间房连同外面的院子一起隔开了。她们晾个衣服也方便。”

“嗯,你想的很周到。”

她本来打算在外面给她们租个房子的,但外面哪里有铺子里方便?这下林木都给解决了。

看完铺子,回去的路上,春琼想起张盼儿,对林木道,“对了,林木哥,顺便打听下哪个木材铺子有个叫刘尚的人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我爹啥时候去府城?五月初六开业,你们还在县里吗?”快到县衙,春琼忽然想起来。

“老爷二十九已经走了。”

“已经走了?没带你?”春琼惊讶地撩起车帘。

林木神色间略带委屈,“原本说好属下陪同,但临行那日却忽然变了主意,不让属下去了。”

“仅带着个小厮?安全能保障吗?”春琼眉头紧蹙,心中不禁为老爹的安危担忧起来。

“家中最近来了高手。”林木的心情愈发低落,“老爷带着那高手一道走的。”

春琼见林木那副伤心难过的模样,忍不住抬手轻拍他的肩膀,笑道:“哈哈,林木哥,无妨,若我爹不要你,日后你便跟着我便是。”

“对了,家里哪里来的高手?可是你的叔伯到了?”

“并非如此,是老爷早年所救的一位江湖友人。今年家中人手短缺,老爷便去信请他那位朋友帮忙寻两位靠谱之人担当护卫。这二人便是那位朋友帮忙物色的。”林木解释道,心中暗自腹诽,怎的叔伯还不来,再这般耽搁下去,家中怕是都不需要人手了。

“哦哦。不曾想我爹竟还有江湖朋友。你可曾与他们交过手?怎知他们是高手?”春琼好奇不已。

林木摸摸鼻子,不自在的转了转头,见春琼一直看着他,只好老实交待,“我一时好奇就跟他们切磋了。”

“然后呢?”春琼一脸八卦的表情。

“在他们手上没坚持过十招。”

“哇,那他们确实还挺厉害的!”春琼眼睛亮晶晶的,前世看了好多武侠小说电视剧,最崇拜高来高去的大侠了,没想到这一世家里会来两个大侠,自己要不要拜个师,说不定也能变成高手呢?就是不知道她这个年纪晚不晚?


午饭后,春琼把自己关进了房间,捣鼓画图纸,庆幸这一世学了画画,总算能有点用处。

画完图,叫来刘庄头,“刘伯,我在书里看到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方法,说是那种方法能够节省种子,成活率也比较高,我打算在庄子里试试,需要你帮忙准备些东西。”

“好的。姑娘需要准备什么?”新的种植方法?刘庄头看着眼前还没自家闺女高的小姑娘,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不靠谱。但看小姑娘浑身的书卷气和不慌不忙的态度,又提不出反驳的理由。

好在只是说试试,划个一两分地就够了。

“你找两个人去牛头山趴五背篓黑土回来,然后再捡两捆干草干柴。放到……”杨春琼在院子里边走边看,“就放这里吧。”

她指着猪圈不远处的一块儿空地说道,“然后,把这里挖成一个池子,照这个尺寸。”

说着递给刘庄头一张纸,春琼知道刘庄头是识得一些字的,这也是当初杨县令选中他做庄头的原因之一。

“黑土先不要堆在池子里,堆旁边,把干草干柴烧成灰,挑几担大粪,跟黑土拌一起,到能捏成球状就行了。我要回县里准备其它的东西,您叫下柱子,跟着我一起回去帮忙。”

“是,姑娘放心,这些东西,我跟柱子娘一下午就准备好了。”

春琼叫上大伯,跟她娘报备后就直奔县城。

进城后,让柱子带着图纸去县城找铁匠,“柱子,你直接告诉铁匠,就说是县令家里庄子要用的农具,尽快做出来。”

农具?这什么农具,没见过啊?虽然疑惑,但刘柱子不敢问,主家的事,照办就是。

她则跟大伯去买油纸,这时代没有塑料薄膜,挡风透光的也就油纸了。

店家认识春琼,见她要这么多油纸,还以为县衙要修窗户,“大姑娘,可需要按照窗户尺寸裁好?”

“不需要,这不是糊窗户的,我有别的用途。”春琼摸着厚厚的油纸,有点着急,“店家,这油纸可有更透明的?”这样的厚度,阳光恐怕透不进来。

“还真有,前段时间到是到过一批更薄的,说是一种新的桐油工艺制成的,但是比这个贵很多,咱们县里情况您也知道,摆了几天没人买,就又收起来了。您稍等,我这就去后面搬。”

没一会儿就从后面包着个大布包出来,揭开来,露出里面光滑的油纸。

春琼展开一段,确实清亮多了,这版油纸几乎保存了白纸的颜色,没有一点发黄。她又用手扯了扯,发现还挺结实,没那么容易破。

“这种怎么卖?”春琼打算就用这个油纸代替塑料膜。

“普通油纸按窗户大小尺寸,一尺2文,这种一尺5文。这一版,得要二两银子。”

“确实挺贵的。”翻了不止一倍的价格,难怪没人买,“这一版我都要了,帮我搬到门口的马车上吧。”

马车停在铺子门口,杨大伯守着。

大伯驾着马车到城门口,刚好柱子也找完铁匠到城门口汇合,“大姑娘,铁匠说两天可以打好,我后天下午进城来取。”

“好。”

三个人出城回庄子。

回去的路上,春琼一直蹙着眉,她想的过于简单了,育种技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推广开的,首先条件就不允许。二两银子一板的油纸,对于普通农户,又有几家可以承担?

“琼琼,刚才那店家欺负你了?”大伯之前在门口守着马车,没进店。见春琼从油纸店出来就一直愁眉苦脸,以为店家看她小姑娘欺客了。

“没有没有。县里人都认识我,没人敢欺负我的,您忘了我可是县令千金!”春琼跟大伯解释,“大伯,我只是在想,有什么办法既可以晒太阳,又能保温。”

“喔。大伯也不知道,你慢慢想。”大伯摸摸脑袋,自己脑子不好,这种问题他听都听不明白。

春琼叹气,自己怎么就不是学工科的啊,要不然,说不定就能把塑料倒腾出来呢!她知道塑料的原材料主要是树脂,可是树脂是怎么变成塑料的,原理不知道啊!难怪后世说,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!

算了,先用油纸试验吧,贵就贵点,其它替代物再慢慢找。

再次回到庄子,天已经擦黑,杨夫人正带着小女儿在村口张望,看到马车好好的回来,才放下心来。

“你这丫头,说跑就跑,怎么出去这么半天?”杨夫人上上下下打量了闺女一遍,确定完好无损才算。

“娘,来回需要时间呀!人家买完东西就赶紧回来了,都没逗留。再说,咱们县现在可安全了。”

“坏人又没写在脸上。你爹哪年不办过几起伤人的案子?”杨夫人小声嘀咕,怕吓着闺女。

杨春琼当做没听到,任何时代,违法犯罪都不会完全杜绝的。她不会真天真的以为,县令爹真能把违法犯罪禁了,就连文明进步了几千年的后世都没做到,只是在治安管控,文明规范下,藏污纳垢都掩到地下了而已。

“姐,你让刘伯在院子里干嘛,他又是挖坑,又是泼粪的。现在整个院子臭死了。”杨丽清噘着嘴,捂着小鼻子,感觉臭味还在似的。

她本来帮翠儿喂鸡来着,最后被刘伯一担担大粪熏的实在受不了了,只好去地里边挖野菜边等姐姐了。

春琼听了脸色微变,完蛋,光想着院子有围墙可挡风,忘记大粪的味道了,不会整个院子都是那个味儿吧?那这几天鼻子要遭殃了。

春琼故作不在意,安慰妹妹,“没事,闻习惯了就好。”

“可是真的好臭呀!”小家伙一张脸皱的都快拧起来了,晃着姐姐的衣袖,“到底要做什么嘛?”

“过两天你就知道了。”春琼一手捏着妹妹的包子脸,一手挽着娘亲,往庄子里走,“到时候你也要帮忙干活的。”

“好吧。”丽清小家伙松开姐姐的衣袖,解救自己的脸,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
发现大伯没跟上来,一回头,果然逮到他准备往地里跑,“大伯,要吃饭了,不要再去地里了。”

“哦。”大伯乖乖回来,跟着进门。

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进了门就隐隐约约闻到味儿了。她划的地儿离大门还是有点距离的,毕竟整个庄院有两亩呢!

春琼没有进屋,直接往池子那去,丽清小家伙一边嫌臭,一边又挡不住好奇,只好捂着小鼻子,不情不愿地跟着。

远远看去,池子和黑土都准备好了,刘庄头夫妻干活果然利索,一个下午,她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。

得,现在换地方也来不及了,忍几天吧,反正味道会慢慢挥发的。

“大姑娘回来了。”刘庄头看到春琼过来,边忙活边招呼,“您看这池子深度行不行?”

春琼走进池子里踩了踩,“可以了。不需要太深,十公分左右就行,地面要平整些。”

“好。那明天还需要准备什么?”刘庄头有点担心地里的活儿,他们一家三口都抽出来干这个了,地里别耽误了。

“明天你跟刘婶忙你们的,柱子也是。我这个要等工具到了才能干,今天拌的肥也要沤一下。”

“好。”刘庄头终于松一口气。


被马车一路晃悠着回到客栈,不待车停稳,春琼跌跌撞撞三两步跳下马车,冲进房间对着脸盆一顿猛吐。

杨大伯和林木追到房间门口,听着里面的呕吐声,手足无措。

“琼琼,你怎么样?”

杨大伯急得团团转,又不知道怎么办。

林木也焦急地在门口来回走动,忽然想起什么又往外跑,不多时,端着一个茶壶回来,身后跟着的小二端着热水。

等春琼不再吐了,林木将热水和茶壶送进房间,“姑娘,这是金桔柠檬水,我想起来以前老爷刚上任的时候,去验尸房也会吐,后来发现喝金桔柠檬水能止吐,您也试试。”

春琼漱了口,接过柠檬水连着喝了两大杯,才舒服了些。

心里再次对不靠谱的赵公子一顿吐槽,早说要去停尸间,还要触碰尸体,她好提前准备啊!

这边春琼吐槽着赵公子,府衙忙完回到后院的赵知府也在聊春琼。

“群儿,可打听到那杨姑娘的师承了?”见过杨春琼的画技后,赵知府就琢磨开了,这画技隐于民间过于浪费,若能运用于官府办案,将对官府捉拿疑犯,寻找失踪人员有大益处。

但杨春琼就一十来岁的小姑娘,赵知府想着跟官府合作还是找她师傅比较好,所以让儿子打听她师承。

赵知府哪里知道春琼根本没有师父。

赵公子尴尬的咳嗽几声,还是告诉父亲没有打听出来,“那姑娘根本就不想搭理我,她大伯一问三不知,那个护卫也跟个木头似的,问啥都说不知道。”

“哈哈……你把人家小姑娘骗来验尸,人家没当场骂你,撂挑子不干就不错了,还想人家给你好脸色?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,自小天不怕地不怕,哪里有死人往哪里钻?”

赵知府没好气的瞪着儿子,“不过那小姑娘也有些胆色,一般小姑娘初次见到尸体估计得吓傻了,她还能面不改色的勘验绘画,很不错了。”

“爹,您可以让杨县令帮着打听下那姑娘是哪家的啊,都姓杨,说不定认识呢!”赵公子被自己父亲吐槽的有点不好意思,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莽撞了。

赵知府面露沉思,“说起来,郧乡县的杨县令,跟我还是旧识呢!我们是当年同一届的考生,同时进士及第,当年在鹿鸣宴上有过短暂交流。”

“爹,您升迁还挺快嘛!”同年进士,十年后,一个还是七品县令,一个已经是五品知府。

“杨兄普通耕读之家出身,当年也曾被京中的权贵看中想招为女婿,但他之前已经成亲,就拒绝了橄榄枝。派官后就拿着文书回乡带着妻儿家人上任去了。”

赵知府感慨,若非他有川西赵士为后盾,如今也还不知道在哪里熬着呢?官场复杂,仅凭一人单打独斗,哪里是那么容易升迁的!

“爹,文官确实升迁慢,所以我还是想走武举。”赵知府三个儿子,老大赵旭已中进士,如今在翰林院修书,老二赵升在京城国子监读书,老三赵超群,随父母任上。

春琼碰上的自然就是老三赵超群了,如今十三岁,童生已过,正准备下场考秀才。但他本人对文职不感兴趣,偏好舞刀弄枪,时常跟捕快衙役混在一起,都快成他爹任上的编外捕快了。

“只要你能在十五岁之前把举人考了,从文从武你自己决定。”三个儿子,两个大的都比较上进,小儿子宠溺一些也无妨,反正家里也不指望他光宗耀祖支撑门楣。

“没问题。”还有两年时间准备呢!

得到父亲的同意,赵三公子高高兴兴的出门去找他的捕快伙伴分享喜悦去了。留下身后老爹露出得逞的笑。

一直听着父子俩聊天没有出声的赵夫人见儿子走远了,忍不住笑出声,“夫君,你又坑三儿,科举三年一次,童生、秀才,举人同年开考,你是打算让三儿今年同时考中秀才和举人吗?”

“有何不可?那小子平时多狂啊,不是天天叫唤学堂教的太简单了,找各种理由不去学堂吗?只要他考中举人,以后都不用去学堂了。”

说到此赵知府不禁心酸,想他堂堂一府之长,却要三天两头被学堂夫子叫去谈话,颜面何存啊!

不管府衙赵知府如何与儿子斗智斗勇,杨春琼在府城已经逗留五天,五天时间,除了中途去花节耽误一天,其余时间都在走街串巷,寻找花椒和其他的香料。然而五天过去,连花椒的影子都没见着。

坐在街边茶楼,春琼一边揉着酸痛的双腿,一边想着办法,“花椒产地多在川渝,可能均州府还没有引入。咱们这样一家家的找,太费人费时了。我们先打听下川渝那边的商铺吧,说不定那边的人认识。”

“可以,那姑娘跟大爷先回客栈休息,我去打听有哪些商家是川渝那边的。”林木虚扶着春琼起身,想将人送回客栈。

“不用,你去问下周围的商铺,说不定就有人认识。”已经耽误五天时间,等回到县里,来来回回要半个月了,家里父亲母亲肯定担心,并且,玉米施肥的问题还没解决,她心里总是记挂着。早知道要耽误这么长时间,就应该索性晚点再出来的。

林木无法,只得立刻去打听。好在运气好,这附近就有一家做木材生意的,掌柜正是川渝人。

春琼按照指示找到旺记木材店,此时正好店里无人,掌柜正拿着木头雕刻着,伙计在旁边打下手。见到春琼几人进门,伙计忙丢下手里的东西迎出来,“几位里面请。”

春琼打量木材店,发现店铺挺大,里面放着各种家具柜子,并不是她以为的纯卖木材的。掌柜一打量就知道主事的是春琼,放下手中的活,问道,“姑娘是想买木材还是家具?”

春琼停下打量,直接开门见山,“掌柜可是川渝人?”

“正是,小老儿是渝中人。”

“打扰掌柜,我们并非是要买家具木材,其实是想找掌柜打听点东西。”春琼俯身向掌柜一礼。

掌柜态度温和,并没有因为春琼不买东西而改变态度,“姑娘请说。”

“多谢掌柜。不知掌柜可认识此物?”

春琼将手中的纸双手递给掌柜,掌柜接过打开看了一眼,“认识,这是蜀椒,一种香料,多用于辟邪,也有人用于调味。”

“那掌柜可知哪里有卖的?”听到回答,春琼惊喜不已。

“均州这边估计没有,要去川渝或者夷陵寻了。”掌柜想了想回道。


第二天一早,杨县令带着夫人回了县里,庄子上却更加热闹,没了人管,丽清小家伙跟脱缰的野马似的,不是在鸡舍里鸡飞狗跳,就是在田地里野跑。

嘱咐大伯照看妹妹后,趁小家伙不注意,杨春琼叫来林木,两人再次去了牛头山。

“林木哥,带上武器,这次咱们可能要往深山走。”

她想进山找些东西,近山浅林来来去去人多,肯定没有。

两人进山后没有停留,直奔山林深处。深山林密不好走,林木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,春琼跟在后面,边走边打量周围。地方一层层绿油油的,春琼仔细一看,发现竟然都是麦冬。

“这里好多麦冬和兰草耶!估计别的药材,花卉植物也不少。村民要是都会功夫就好了,这么多的自然资源,白白浪费了!”

春琼一边走一边嘀咕感慨,“林木哥,你当初是怎么学的功夫的呀?”

她爹运气好,当初救回来的小孩儿竟然会功夫,这几年一直自己练着,竟然还练的不错。

“我爹原来是镖局的,小时候跟爹住在镖局,没事的时候就跟着他们练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林木父亲后来走镖出事,她娘就带着他回乡下,没想到遇上家里发大水,她娘在洪水中去世,留下他跟着同村村民四处逃荒,遇上杨县令进京赶考,杨县令见他机灵又不失善良,就将人留在身边做了小厮。

“你还记得之前的镖局吗?”

“只记得在云梦,叫广盛,其他的不记得了。”林木沉思片刻,回道,“姑娘可是想要找镖局?”

“没事,本来想找个会功夫的师傅,帮着训练一些人的。”

那晚她爹和她娘的对话,让她心里总是隐隐不安。他们一家五口手无缚鸡之力,身边除了林木会点三脚猫的功夫,其他人都是老弱病残,真遇到危险,毫无还手之力。

“属下回去了写封信让人试着送去,看能联系的上不。当时年纪小,没记住镖局里那些叔伯名字,但我记得他们对我挺照顾。”

多年没联系,也不知道镖局还在不在。

“行。”春琼没抱太大希望,十年没联系,人都不一定还在。

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前世小说里说的江湖,如果能碰到一个江湖高手就好了。

春琼脑子里开始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。

“大姑娘要找什么?”

春琼从天马行空中回神,“找上次采蘑菇的那种刚枯死的老树。”

上次看到那满树的蘑菇,春琼就有了想法。

“姑娘是想采蘑菇呀!那咱不用找了,我知道一个地方,估计是山林滑坡,不少树死了倒在那儿,肯定不少蘑菇。”

之前打猎的时候无意中见到的,当时还想着等冬天了,就来把这些枯树扛回去当柴烧的。

“那走吧,直接去你说的地方。”早知道早点告诉他了,省的他们漫无目的的找。

林木说的地方竟然距离凉亭不远,在一个陡坡下面。两人费了番功夫下来,春琼迫不及待地钻进枯树林里。

只见有的树上长着密集的蘑菇,有的长着木耳,还有的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。

春琼指着长着蘑菇和木耳的树问林木,“林木哥,这些树你认识不?”

“好像是栗树?”木林也不确定,他认识的树并不多。

“那这几个树是一种吗?”

春琼再问,她感觉自己有点树盲了,没有叶子的情况下,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区分他们啊!

“看树皮,有些不太一样吧。”林木不太确定的说道。

“……”得,看来这也是个树盲,早知道把刘伯也叫上了。

春琼叹气,“林木哥,动手吧,把这些长了蘑菇和木耳的树都砍了,我们带回去。”

“把树带回去?您不是采蘑菇呀?”

“不是啊!我是想自己种蘑菇,进山是来找哪些树会长蘑菇。”

“蘑菇还能种?”

林木惊讶,这东西一向野生野长,从来没见过有人种啊!

“应该能的。”

肯定能的!

后世市面上售卖的蘑菇,几乎全是人工培育的,真正的野生蘑菇,反而很少见。蘑菇的培育,她刚好知道一种,但那时候年纪小,只听大人们说,自己没有亲自动过手。

适宜蘑菇生长的树,她知道有栗树,柞树,胡杨树,榆树。这些树都是后世的学名,她没见过,一个也不认识,也不知道这些树在这个时代叫什么。只好用笨办法,来山里找长了蘑菇的树。

“又是从书上看的吗?姑娘看的书,别人都没看过吗?怎么别人就没发现种苞谷,种蘑菇的方法呢?

“挺机灵的一个小伙子,大的问题没有,就是不太能吃得了苦。”

半大小子时,里正专门给他划过一块地,让他自己种地,免得再吃百家饭,但那小子一年到头也种不了多大地方,后来大些了,干脆把地荒了,跑出去找活儿。这么些年过去,也没见攒到什么银钱。

“那张盼儿是如何嫁给他的?”

“那小子怎么认识张家人的我也不太清楚,有一天他忽然回来找到里正说要娶妻了,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,大家伙儿都挺高兴,帮着张罗着操办了婚事。”

原来如此。听到此,春琼放心了,村里对那刘尚一直存着善意,说明这个人品行尚没有烂的彻底。不影响她雇佣张盼儿就行。

晚上刘庄头回来,春琼将自己的打算说了,刘庄头也同意这个安排,并着手找泥瓦匠。

忙完这些,春琼让刘庄头去县里采买鸡爪、鸭爪、猪腿等食材,她则带着徐婶母女在厨房做面食。

“枝儿,把石头叫来,你俩也跟着一起学。”想了想,春琼对枝儿道。

“姑娘,奴婢学就行了,石头还要学?”枝儿不解。

“对,以后徐婶和翠儿不在庄子了,大爷和刘伯的饭,就靠他了。”

正踏进厨房的石头,“……”

姑娘可真是人尽其才啊!他一个小厮还要兼顾厨子?

春琼看着苦着一张脸的石头,“别苦着脸了,想不想早点攒够银子娶媳妇?做得好,给你发两份工钱!”

一听有两份工钱了,石头瞬间露出了笑脸,“姑娘,奴才今年才十一岁,离娶妻还要好几年的。”

“你以为娶媳妇那么容易的?等到年纪了碰到中意的姑娘再想攒钱就来不及了!”

“是。”石头期期艾艾的应声。

惹得周围一片哈哈大笑。

“徐婶,你和翠儿做面食有一套,我就不多说了,我这里有另外两种面,你们可以尝试下看能不能做出来。一种叫刀削面,就是把面和成软硬适宜的团,用刀将其削成薄片进滚水里煮熟,另外一种是将面团用手拉成面。我不会动手,需要你们俩自己琢磨。”

现在的面都是和成团擀开,然后切成面条的,出来的面类似压面机压出来的,也就是手擀面。她的食肆,到时候卖刀削面和拉面,做点不同的。

“好的。”

四个人每人端个盆开始和面。

春琼对枝儿和石头道,“你俩不用学这么复杂的,就学会怎么擀面就行。”

徐婶和翠儿果然不愧是厨房老手,两人边商量边尝试,不断调整揉面的力道,醒面的时长,第四遍的时候,拉面就成功了。

煮了一碗,让春琼试吃,面的劲道口感都不错。

等刀削面也成功后,春琼开始教打卤面的卤汁,西红柿鸡蛋卤、香菇木耳卤、肉沫豆角卤、茄丁肉卤、三鲜卤,炸酱面,只做最经典的几种。

春琼待在厨房,从卤汁的熬制火候到香料的配比,事无巨细地讲解示范。徐婶和翠儿也学得极为认真,翠儿还拿了小本,记了满满几页笔记。春琼盯着他们一遍遍做,一遍遍尝。

等刘伯买回卤菜食材,春琼已经吃了满肚子苗,撑到不行。

“不行了,我要出去消化消化。刘伯正好尝尝这些面。”春琼跑出院子消失。

学完打卤面,春琼配好卤料后开始教他们做卤菜。卤汁配方春琼暂时没有告知徐婶,防人之心不可无,杨家如今势弱,自己辛辛苦苦整出来的东西别便宜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